• 联系我们 Contact us

欢迎致电:
销售一部:王经理 : 19939998319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张经理 : 19939998329 

销售二部:马经理19939998394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张经理19939998395


行业新闻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

济钢非钢之路 谋破行业困局

日期:2013-05-10 00:00:00 来源:互联网 返回首页

  条条大路通罗马。

  对于企业而言,这个“罗马”无非是生存与发展。山东钢铁集团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“济钢”)也不例外。当面对行业困局,“在钢言钢”的大路难有根本性改变之时,其谋求新路的战略动向逐渐浮出水面。

  这条新路即非钢产业。

  2013年4月24日,济钢董事长、党委书记毕志超在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上明确表态:把主业做强做精,守住规模底线,减亏扭亏;非钢产业要转型做大,转移劳动力,增加盈利点。

  5月7日,济钢对外发布招聘信息,为新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和拟成立的担保公司、社会化的医院招兵买马,希望通过高端人才的加盟,推动这些非钢产业加速发展。

  探索一:发力金融业

  2013年1月25日,钢城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获山东省金融办审批;

  2月1日,正式注册;

  3月1日,试运行;

  4月1日,正式揭牌;

  4月2日,1.5亿元贷款额度全部贷出。

  “运行情况非常好。”5月7日,济钢总经理助理、高级会计师万宪刚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,对于公司发展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在内的金融产业充满信心。

  而选择此方向可谓是“逼”出来的。

  “钢铁行业产能过剩,发展遇到‘天花板’。”万宪刚对济钢目前身处的行业困局直言不讳。他说,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前,一吨钢有1000元以上的利润,现在则是卖一吨亏损两三百元。“产能过剩带来的困局是迟早的,金融危机促使其加速到来了。”

  如何走出困境?

  “通过钢铁主业做大,可能会受到限制。”万宪刚说,建设新的钢铁项目不太可能,钢铁主业只能守住底线。所以,“非钢是生存、发展的必由之路。”他解释,“非钢也是钢,要围绕钢业这个平台,利用各种优势。”

  选择哪些非钢产业?

  作为济钢多年来的“财务大臣”,万宪刚说自己经常与银行人士打交道,“‘用钱赚钱’或许是不错的道路。”这个“用钱赚钱”即是发展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在内的金融服务业。他认为,“从财务的角度,为钢铁主业平台去延伸”是条不错的路子。

  而在此方面,济钢已有成功案例。

  据了解,早在2003年,济钢就成立了山东融鑫投资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融鑫公司”),主要从事高新技术投资、管理咨询等业务。虽几经周折,但至2012年底,融鑫公司的技术咨询服务以及工程总承包已实现盈利。

  根据融鑫公司的发展状况,济钢认为有向金融行业拓展的空间,所以才有了上述小额贷款公司的“孕育”。

  万宪刚认为,钢铁行业的钢材、矿石贸易都需要短期、小额资金,这部分资金如果从银行贷款,手续繁琐,而小额贷款公司最快3天就可以拿到贷款,因而颇有市场。

  目前该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额度已全部用完。“小贷公司一年以后可以增资扩股,明年这个时候争取做到济南最大。”万宪刚说。

  继小额贷款公司之后,济钢又看准了担保公司。

  万宪刚告诉导报记者,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,钢材销售是终端客户、经销商、集团所属经销商“三分天下”。随着危机发生,行业不景气,部分经销商资金链断裂,逐步退出,更多是钢材生产厂商与终端客户直接交易。这对钢铁厂原有的商业模式构成了挑战。“以前,通常情况由经销商替终端客户垫付资金,而现在必须由钢铁公司承受这部分资金压力。”

  为解决此问题,济钢想出了自己的办法———银行出资,济钢担保,贷款给终端客户,这样,用银行加担保公司的方式取代了经销商空缺出来的位置。

  万宪刚坦承,担保公司的风险较大,但其3亿元的注册资本,完全能支持大额资金以及全国范围的客户。这样,担保公司、贷款公司在资金方面带来的一大一小效应,就形成了相互补充。

  目前,担保公司正在申请审批之中。同时,济钢早已盯上了另一个“猎物”———典当行。“不比小额贷款获利低,但是牌照很难得。”万宪刚说,济南现已有200多家,全国有6000多家。不过,成立典当行目前已经纳入济钢的规划之中。

  探索二:服务业回归

  发展非钢产业,除了开拓新业务,内部挖潜也是重要部分。

  面对钢铁行业困境,2012年10月,济钢整合原所属的物业公司、农场、商贸公司,成立了济钢商贸公司。

  “成立的目的是打造农工商一体的现代化服务业。以前这些单位相当于济钢的后勤单位,没有市场动力,多靠集团补贴生存。”商贸公司党委副书记黄善兵介绍,现有的商贸公司重新定位,划分7个板块:提供社区服务;资产开发(包括地产);厂区物业(绿化等);实业开发(印刷厂、机械加工、维修);现代农业(1800亩农场);酒店餐饮;旅游度假。

  7个板块对应成立了7个子公司,以全新的商业模式发展。例如度假村,以前都是为济钢职工提供服务,现在利用网络营销,50%的门票从网上销售出去。

  2012年上半年,仅原济钢商贸就亏损700多万元。而整合之后,今年一季度,济钢商贸实现盈利36万元。

  在黄善兵看来,这只是开始。他说,济钢商贸成立之前,济钢每年大约补贴1亿元用于社区服务、公共设施维护等。而现在,按集团计划,补贴标准将逐年下降,最终由济钢商贸自负盈亏,其中今年补贴下降20%左右。

  自力更生带来的竞争力,弥补了这些削减的补贴。例如,济钢宾馆今年4月开始盈利;体育馆开始承接全市、全省甚至全国的商业比赛,收入也是之前的2倍,同时还带动了宾馆收入增长。

  “这样整合,优势就体现出来了。”黄善兵预计,今年济钢商贸的收入有望达到6亿元。

  济钢的后勤转型在迅速推进之中,但不止于商贸。

  “其实,做得比较突出的是医院。”黄善兵说。他所指的医院就是济钢总医院。

  “近3年,集团对非钢产业的重视力度逐年加大。”济钢总医院院长孙鲁民认为,非钢产业“只要重视了,不一定比主业差”。

  据孙鲁民介绍,从2011年8月起,集团公司开始实行“模拟法人”制度,“给你权利,给你责任”。权限大了,医院可以根据行业的发展规律运行,领导体制、运行体制也相应发生很大变化。“考核机制靠业绩、凭数据,不再凭口头上的好话,这些新的机制激活了医院的运行活力。”

  孙鲁民说,原来集团每月补贴医院500万元,但从2010年6月开始,补贴标准逐步降低,至今年每月300万元。现在,医院一个月的运行费用就需1200万元,这个缺口必须由医院自行解决。

  为此,济钢总医院专门成立了市场开发科与客户服务部,从宣传做起,强调自己的价格优势、交通优势。同时,还定期安排专家到周边开展义诊。

  “这在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。以前病人来了都往外推,‘去市立三院吧’,因为干好干差都一样。”孙鲁民坦言。

  改变随之发生:急救中心、ICU(重症监护病房)、内科楼相继建设成立,床位由269张增至600张。“下一步成立血液透析中心,搞特色化服务,包括托老产业。”孙鲁民勾勒着医院的发展方向。

  随着医疗设备和服务水平提升,2012年济钢总医院收入达1.35亿元,目前40%的就诊患者是非济钢职工。

  其实,金融业和服务业只是济钢发力非钢产业的缩影。能源、物流、信息技术等,也是其非钢产业规划中的板块。

  “强化非钢产业,着力提升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。”面对钢铁产业的困境和挑战,山东钢铁集团新任董事长任浩要求济钢和莱钢调整优化非钢产业,通过整合重组,逐步把矿业、金融、信息化、房地产、贸易等培植成有竞争力的新产业,争取打造四五个营收过百亿的专业公司。

  记者观察

  非钢产业,不仅为了突围

  其实,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让钢铁行业告别黄金期后,发展非钢产业就成为许多钢铁企业的转型路径。其中,上海宝钢在非钢产业发展上“多点开花”,非钢产业为企业贡献的利润超过五成。首钢股份去年亏损3.57亿元,但首钢集团的非钢产业却收获了高达51.7亿元的盈利。

  济钢也早就开始了发展非钢产业的探索。去年2月,济钢提出非钢产业“会战”创业项目研究策划方案,涉及的非钢产业包括9大板块———资源产业项目板块、能源环保产业项目板块、新材料产业项目板块、现代商业服务及现代农业产业板块等。据了解,目前济钢正在系统规划钢铁主业和非钢产业的发展目标。

  把战略重点放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,加快向产业链、价值链高端发展,一直是山东省国资委对省管企业的要求。济钢等大型国企利用多年积聚的人才优势和产业链延伸平台,关注未来转型需要,加大进入新业务领域和新产业的项目投入,显然不仅是着眼于眼前困境的突破,更是有效整合资源,为产业升级提供新的增长空间的“二次创业”。